反拙, 也就任由禁卫把桂英押出, 打入天牢去了。
(二十八)
穆桂英又一次身陷囹圄。
「想不到没有死在辽营辕门, 也要死在故国刑场上…」
也罢, 反正一刀过后, 所有恩恩怨怨, 烟消云散。
不会再和他在战场上刀兵相向, 也不是件坏事。
「候旨处斩。」
换句话说, 就是看皇帝需要和心情。 哪一天他忽然动了杀机, 她就可能马上被缚赴刑场。
她知道太君会尽力营救, 可是打入天牢数月以来, 都不准任何人探访, 太君努力成效可知。
她从牢室的小窗望向蓝天, 时已是春末, 江南固然草长莺飞, 北地也应到了雪消冰解的季节了吧。
他现况如何? 他知道她正在生死边缘吗? 知道了, 他又能怎样? 她想过他可能为救她而大动干戈, 可是她绝不想他这样做…
与其为了她一人而令苍生遭劫, 她宁愿在法场上引颈就戮。
人生自古谁无死…
得一知己, 死而无憾。
何况, 她最少有两个。
她想到了凤仪。
雁门关外的孤冢坟头可已长出新草?
她轻叹一声。 浮生若梦, 什么功名富贵都只是过眼烟云。
囚室的打开了, 守狱妇人走了进来。
穆桂英但见她脸上笑嘻嘻的, 好生奇怪。 这数月来, 守狱众人虽不致给她为难, 脸色总是冷冰冰的。 桂英也不怪她们。 毕竟她是待决钦犯, 保持距离也是明智之举。
「恭喜元帅大喜。」
穆桂英苦笑: 大喜, 是指她马上要上路, 再不需受牢狱之苦吧。
「妈妈, 就麻烦你替桂英理好妆容上路。」
妇人一愕, 然后忙道: 「元帅误会了, 上头传来, 元帅官复原职, 入宫见驾, 圣旨马上就到。」
(二十九)
入宫途中, 她已知道了皇帝释放她的原因。
二十万辽兵大举南下, 花解语奉旨率红颜军上阵迎敌, 却因兵微将寡, 在瓦桥关大败。 大娘花解语被斩于阵前, 三娘董月娥在带同杨排风试图营救时中伏, 两人都被乱箭穿心! 三人更被辽军把身上衣甲剥尽, 悬尸关前, 枭首示众!
另一个使她震惊的是率军南下的不是休哥, 而是萧天佐!
萧天佐曾是她手下败将, 可是今非昔比。 当年杨家军军势正盛, 今天却已凌落了。
红颜军这一役也损失惨重, 除了杨大娘, 三娘, 排风外, 最精锐的锦绣营也损兵折将。 辽兵乘胜连下三关, 宋国君臣急我如热窝上蚂蚁, 向皇帝契议迁都者有之, 割地赔款有之, 称臣求和者有之…
还是宰相王若水头脑尚清醒一些: 非穆桂英不足以退敌!
于是死牢之门大开, 一袭元帅铠甲换掉了囚衣, 穆桂英由一个死囚又再成为宋国兵马大元帅!
她宁愿事情不是这样。
这一袭元帅铠甲是以大娘, 三娘, 排风和无数红颜军将士的鲜血换来的!
皇帝对她是抚慰有加, 说什么原先早有赦免她之意, 只是大臣们有异议, 才暂时委屈她一段日子, 好等风头过后, 就…
穆桂英心里自然明白, 多说亦无益, 就谢了不杀之恩。
皇帝于是封穆桂英为兵马大元帅, 率红颜杨门诸女将军及桂英边防军旧部克日出师。
「朕对爱卿绝对信任, 爱卿离京时, 太君, 柴郡主, 令郎, 令媛可于宫中暂住, 待皇后替爱卿照顾…」
说明白了, 就是留他们作人质!
桂英强忍心中愤怒: 难道忠烈满门的杨家将还会做出叛逆行为不成?
只是这不能道破, 就领了旨出宫。
她又一次踏上征途。
(三十)
休哥不在南征的辽国大军中。
萧太后以休哥立下勤王大功为由, 下旨把青莲公主许配休哥。 作为候任驸马的休哥当然不会被派上火线!
休哥对青莲没有感觉, 当然不愿。 可是内乱已平, 萧太后重新掌有绝对权力, 他的家人都在上京, 投鼠忌器, 他身不由己!
「她怎样了?」
桂英陷入死牢他也知晓, 只是鞭长莫及。 萧太后不让他领兵, 也就是对他有所猜疑。 没有兵权, 休哥空是着急。
幸而没有传来桂英被斩杀的消息…
只是, 他仍寝食难安。
婚期日渐迫近…
如果是银铃, 他也许认了, 可是青莲和他只有如兄妹之情, 又如何可同寝, 强行下来, 也只会同床异梦吧。
闭上眼, 就是伊人倩影, 和那一宵的刻骨铭心…
恨无插翅双飞翼…
对他人来说, 他是将坐拥美妻, 享不尽荣华富贵的驸马。
可是, 他知道, 他只是一被金锁死锁的囚龙
(三十一)
穆桂英北上途中, 接到从曲阳城的告急文书。
穆桂英马上感到事态严重。 曲阳如陷敌手, 真定府就会门户大开。 救兵如救火。 穆桂英马上率领轻骑五千驰援曲阳, 在沿路
(二十八)
穆桂英又一次身陷囹圄。
「想不到没有死在辽营辕门, 也要死在故国刑场上…」
也罢, 反正一刀过后, 所有恩恩怨怨, 烟消云散。
不会再和他在战场上刀兵相向, 也不是件坏事。
「候旨处斩。」
换句话说, 就是看皇帝需要和心情。 哪一天他忽然动了杀机, 她就可能马上被缚赴刑场。
她知道太君会尽力营救, 可是打入天牢数月以来, 都不准任何人探访, 太君努力成效可知。
她从牢室的小窗望向蓝天, 时已是春末, 江南固然草长莺飞, 北地也应到了雪消冰解的季节了吧。
他现况如何? 他知道她正在生死边缘吗? 知道了, 他又能怎样? 她想过他可能为救她而大动干戈, 可是她绝不想他这样做…
与其为了她一人而令苍生遭劫, 她宁愿在法场上引颈就戮。
人生自古谁无死…
得一知己, 死而无憾。
何况, 她最少有两个。
她想到了凤仪。
雁门关外的孤冢坟头可已长出新草?
她轻叹一声。 浮生若梦, 什么功名富贵都只是过眼烟云。
囚室的打开了, 守狱妇人走了进来。
穆桂英但见她脸上笑嘻嘻的, 好生奇怪。 这数月来, 守狱众人虽不致给她为难, 脸色总是冷冰冰的。 桂英也不怪她们。 毕竟她是待决钦犯, 保持距离也是明智之举。
「恭喜元帅大喜。」
穆桂英苦笑: 大喜, 是指她马上要上路, 再不需受牢狱之苦吧。
「妈妈, 就麻烦你替桂英理好妆容上路。」
妇人一愕, 然后忙道: 「元帅误会了, 上头传来, 元帅官复原职, 入宫见驾, 圣旨马上就到。」
(二十九)
入宫途中, 她已知道了皇帝释放她的原因。
二十万辽兵大举南下, 花解语奉旨率红颜军上阵迎敌, 却因兵微将寡, 在瓦桥关大败。 大娘花解语被斩于阵前, 三娘董月娥在带同杨排风试图营救时中伏, 两人都被乱箭穿心! 三人更被辽军把身上衣甲剥尽, 悬尸关前, 枭首示众!
另一个使她震惊的是率军南下的不是休哥, 而是萧天佐!
萧天佐曾是她手下败将, 可是今非昔比。 当年杨家军军势正盛, 今天却已凌落了。
红颜军这一役也损失惨重, 除了杨大娘, 三娘, 排风外, 最精锐的锦绣营也损兵折将。 辽兵乘胜连下三关, 宋国君臣急我如热窝上蚂蚁, 向皇帝契议迁都者有之, 割地赔款有之, 称臣求和者有之…
还是宰相王若水头脑尚清醒一些: 非穆桂英不足以退敌!
于是死牢之门大开, 一袭元帅铠甲换掉了囚衣, 穆桂英由一个死囚又再成为宋国兵马大元帅!
她宁愿事情不是这样。
这一袭元帅铠甲是以大娘, 三娘, 排风和无数红颜军将士的鲜血换来的!
皇帝对她是抚慰有加, 说什么原先早有赦免她之意, 只是大臣们有异议, 才暂时委屈她一段日子, 好等风头过后, 就…
穆桂英心里自然明白, 多说亦无益, 就谢了不杀之恩。
皇帝于是封穆桂英为兵马大元帅, 率红颜杨门诸女将军及桂英边防军旧部克日出师。
「朕对爱卿绝对信任, 爱卿离京时, 太君, 柴郡主, 令郎, 令媛可于宫中暂住, 待皇后替爱卿照顾…」
说明白了, 就是留他们作人质!
桂英强忍心中愤怒: 难道忠烈满门的杨家将还会做出叛逆行为不成?
只是这不能道破, 就领了旨出宫。
她又一次踏上征途。
(三十)
休哥不在南征的辽国大军中。
萧太后以休哥立下勤王大功为由, 下旨把青莲公主许配休哥。 作为候任驸马的休哥当然不会被派上火线!
休哥对青莲没有感觉, 当然不愿。 可是内乱已平, 萧太后重新掌有绝对权力, 他的家人都在上京, 投鼠忌器, 他身不由己!
「她怎样了?」
桂英陷入死牢他也知晓, 只是鞭长莫及。 萧太后不让他领兵, 也就是对他有所猜疑。 没有兵权, 休哥空是着急。
幸而没有传来桂英被斩杀的消息…
只是, 他仍寝食难安。
婚期日渐迫近…
如果是银铃, 他也许认了, 可是青莲和他只有如兄妹之情, 又如何可同寝, 强行下来, 也只会同床异梦吧。
闭上眼, 就是伊人倩影, 和那一宵的刻骨铭心…
恨无插翅双飞翼…
对他人来说, 他是将坐拥美妻, 享不尽荣华富贵的驸马。
可是, 他知道, 他只是一被金锁死锁的囚龙
(三十一)
穆桂英北上途中, 接到从曲阳城的告急文书。
穆桂英马上感到事态严重。 曲阳如陷敌手, 真定府就会门户大开。 救兵如救火。 穆桂英马上率领轻骑五千驰援曲阳, 在沿路